close



比流浪有味,比幸福更甜

   穿越七個國家、十三個城市的美食旅行----謝忠道


謝忠道 彰化人,大學畢業後,在法國普羅旺斯念文學碩士,在巴黎研修電影博士。
現以美食記者與作家身分旅居巴黎。
對各地美食及飲食文化有其深刻的投入與了解,文章散見於台灣、香港等各報刊、美食雜誌上。

我想應該是因為他長年旅居巴黎的背景之下,
對於法國甚至是歐洲的料理以及人文風情有著更深入且道地的見解。
的確,吃多了精緻與繁複作工調味的食物之後,
最能打動心底的是最簡單最原始的滋味,
新鮮的肉,只消灑上幾顆鹽花,自然就嘗得到肉汁的飽滿鮮甜;
新鮮海味,水煮或是生吃,在口中迸開就是最原始海的原味。

我喜歡他形容料理作法還有嘗起來的滋味的手法,
配上書中的圖片,
好像真能感受到異國的風味。

比流浪有味。比幸福更甜

‧我在聽——「靜」。據說地球上只剩沙漠裡有這樣絕對的靜,因為沙子吸音的關係。
我不知該怎麼告訴你,這種絕對的靜是怎麼樣的,它不是那種耳鳴的靜,不是耳聾的靜,不是潛到水裡的靜,或是把耳朵堵住的那種捂悶的靜。那是很深沈的巨大,耳朵聽不到的。
那是在突尼西亞的撒哈拉沙漠裡。——序言‧從未遠離

‧離開前先喝一杯、吃一頓——但,喝什麼、吃什麼呢?總是要那種味道最濃郁,最厚實的,最不矯飾造作的。最好是可以叫人回想很久的味道,像回憶裡的母親或是遠年的戀情。——《Lisboa》里斯本的都市情緒

‧這個都市越匆忙急躁,對時間的忘卻越是刻意,巴黎人對這種生活藝術還是有感覺的,這種哲學是很奢侈的。可惜,外來的觀光客少人能解:一餐飯為何要吃上幾個鐘頭?——《Paris》巴黎巷弄間

‧合歡是尼斯嘉年華花車上,花車女郎向路邊看熱鬧民眾丟扔的搶花。它的香味,有點單調的濃郁,很柔媚,調得差一點的是廉價香水,刺鼻無趣;調得好的,慵懶妖嬈,是貴婦身上的一點淫蕩。——《Nice》尼斯‧暖色系彩饌

‧沙丁魚這麼輕賤的東西,值得這麼認真的對待嗎?這麼矯揉的念頭多半是巴黎人想出來的,但卻讓很多人重新認真吃起這種東西,這絕不是壞事。罐頭沙丁魚從一種平民食物變成一種需要時間、精神去體會的美味,並且進駐到所有高級的食品店。法國人對吃還真是有一套。——《Bretagne》布列塔尼‧料理極簡主義--沙丁魚傳奇

‧托斯卡尼料理少了一層多餘的精緻和華麗,只是讓食物的材料和組合來表達這塊土地的特色。這其實是我心目中很高的料理境界。——《Toscana》托斯卡尼‧遙遠母親的廚房--溫煦豔麗的料理

‧後來的幾天,我在一些很僻靜的小街裡,和義大利老先生進出那些沒有燈光招牌、灰暗老舊的小館子,每天酒足飯飽,不醉不歸。有時經過幾家知名的高級餐廳門前,只覺得恍若隔世。——《Bologna》波隆那‧時間醞釀美味--小餐廳的驚喜

‧雖然吃得很撐,末了我還是要了一份提拉米蘇(Tiramisu),為的是來一杯義式咖啡(Espresso)。——《Bologna》波隆那‧時間醞釀美味--小餐廳的驚喜

‧尼羅河上的陽光是金色的,莊嚴的金,老金,掉了點光澤,徹底氧化了的那種陳舊的金。因為這個金色裡帶有一點收斂的黯淡和深度,從來都不是刺眼的,中文裡用的「流金」二字就很適合,因為背後有滔滔的時間正在流逝,姿態細碎而緩慢,質地柔美而輕盈,沒有盡頭的樣子。——《Nile》埃及尼羅河畔‧歷史杯盤的回音--尼羅河流金

‧配上一杯又濃又苦又甜,渣底占去半個杯子的阿拉伯咖啡,你瞇著眼看尼羅河水,河水遠方的無垠沙漠,也開始覺得日子甜膩緩長了……。——《Nile》埃及尼羅河畔‧歷史杯盤的回音--沙漠上的飲料

‧有些生活風格或是食物味道,是無法在別處被複製抄襲的,而且也永遠不會成為流行時尚。你只能以旅行者的姿態,短暫地親近一下那裡的土地,那裡的人。而且一定要進入那裡的生命節奏。——《al Tunisiva》突尼西亞‧迷宮中的香氣--一吸一哈之間


延伸閱讀

☆ 謝忠道《慢食 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vlalala 的頭像
    lvlalala

    強迫症患者的碎念以及日常

    lvlal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